來到華玲,雖然是隸屬於吉打州,但緊鄰著霹靂宜力,我們以前只是從書本歷史上了解“華玲會談”,如今有幸踏上國境之北的土地上,想到1955年的華玲會談是馬來亞聯邦的分水嶺,當年的陳平、陳禎祿等先人,如今安在哉…
我們常常巡回的同時,也會注意到處於邊陲城市的華人聚集處,華玲是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,出發到華玲是不簡單的任務,但,我們只有義不容辭…
帶著台灣大仁科技大學的國際長陳俊民老師,一步一步從瓜拉江沙的高速公路往宜力方向去,再從宜力經過山峰起伏,連綿重迭的道路,途經一座號稱最北部的華人新村~仁丹新村,我們進去裡面和當地華人村長交流,也看看唯一的仁丹公立華小,這裡保留很多傳統雙層的木屋,惟華青已經外流,只剩下老幼婦孺…
咖啡店的常客看到陌生車輛進來,也會好奇看看我們。我們利用午休時間,漫步在街道上,和村長在咖啡店談談往事,有些老屋已空置無人住,風吹雨打而破殘,讓人覺得傷感荒涼。 當地還有校友會及政黨等組織,留下來不得不堅守這座最北的華人新村。
繼續往前走,歷經層巒疊嶂,抵達華玲鎮上,與西海岸城市相比,傳統商業活動有一些,雖不見得旺盛,但生活樸素,我們放了行李就沿著小溪到民宅改裝的華人餐館用膳。
晚上在育智校友會所舉行,這座老會所已經有五六十年的歲月,仔細觀察牆上懸掛的黑白照,都是1973年左右的華人青年自強活動,相片裡的少男少女,在玩著團康或在小溪戲水,正當看得入神,被人喚醒,一眨眼40年過去,回到現場,原來是白髮斑斑的主席許民生。
演講進行時,問一問現場,竟然有些婦女是相中的女主角之一哦。令人欣慰,本地還有百多位的華人中學生,我們很感動這批老前輩及眾位理事的堅持,讓育智校友會能繼續走下去…
期望後繼有人,為吉打華玲華社接班! 華玲地方雖小,因此大家都很團結,感謝校長陳吉和、主席許民生、總務溫慶發局紳、遙雄兄等多位領導協助,那一晚在校友會所演講完畢後,步行到附近嘛嘛檔,無所不談當年華玲會談,讓大家噓唏不已世間事。
華玲,苦於它座落邊疆,依照我們的行程,大概2、3年再回來1次辦教育說明會,但,無論它有多遙遠,我們不會缺席。
青年們,光陰荏苒,4年制技職教育掌握在你手上,為了對抗馬幣貶值及家裡負擔,我們提供約3萬~4萬馬幣助學金,以及產學工讀,盡力協助有心向上的青年,就是您。歡迎出席北馬12月5日怡保及12月6日北海教育說明會!
0 Comments
Leave a Reply. |
城走過的痕跡line:yktham,WeChat:taiwaneducation Archives
March 2017
Categories |